锌合金压铸配件材质的质量标准主要涉及化学成分、力学性能、物理性能等多个方面,以下是具体内容:

化学成分
主要合金元素:锌合金中通常以锌(Zn)为基体,含有铝(Al)、镁(Mg)、铜(Cu)等合金元素。各元素含量需符合相应标准要求,如常见的 Zamak 3 锌合金,铝含量一般在 3.5% - 4.3%,镁含量在 0.03% - 0.06%,铜含量不超过 0.25%。
杂质元素:对铅(Pb)、镉(Cd)、锡(Sn)等杂质元素有严格限制。这些杂质元素含量过高会影响锌合金的性能,如降低耐腐蚀性、增加脆性等。一般要求铅、镉、锡的总含量不超过 0.03%。
力学性能
抗拉强度:根据不同的合金成分和应用要求,锌合金压铸配件的抗拉强度一般在 250 - 400MPa 之间。例如,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锌合金压铸配件,要求较高的强度以承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种应力,其抗拉强度通常不低于 300MPa。
屈服强度:屈服强度也是衡量锌合金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,一般在 180 - 300MPa 左右。它反映了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。
伸长率:伸长率表示材料在断裂前的塑性变形能力,锌合金压铸配件的伸长率通常在 2% - 10% 之间。对于一些需要承受动态载荷或有一定柔韧性要求的配件,伸长率指标更为重要。
物理性能
密度:锌合金的密度一般在 6.6 - 6.7g/cm³ 左右,密度的稳定性对压铸配件的质量有一定影响。如果密度不均匀,可能导致配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局部缺陷或性能不一致的情况。
硬度:锌合金压铸配件的硬度通常在 HB 80 - 120 之间。硬度与材料的耐磨性、抗压性等性能密切相关,不同应用场景对硬度有不同要求。例如,用于制造模具的锌合金压铸配件,需要较高的硬度以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精度。
金相组织
微观结构:优质的锌合金压铸配件金相组织应均匀、致密,无明显的气孔、夹杂物等缺陷。晶粒大小适中且分布均匀,合金相的形态和分布符合要求。例如,α - 相(富锌相)和 β - 相(富铝相)应均匀分布,避免出现偏析现象。
缺陷检测:通过金相分析可以检测出是否存在缩孔、疏松、氧化夹杂物等微观缺陷。这些缺陷会降低配件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,严重时可能导致配件报废。
表面质量
外观:锌合金压铸配件表面应光滑、平整,无明显的裂纹、砂眼、气孔、飞边、毛刺等缺陷。表面粗糙度一般要求达到 Ra 3.2 - 12.5μm,具体数值根据配件的使用要求和后续加工工艺而定。
尺寸精度:配件的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,尺寸偏差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。一般来说,线性尺寸的公差等级可达到 IT11 - IT13 级,具体公差值根据配件的大小和精度要求而定。
耐腐蚀性
盐雾试验:通过中性盐雾试验(NSS)或乙酸盐雾试验(ASS)来评估锌合金压铸配件的耐腐蚀性。一般要求在规定的试验时间内,配件表面无明显的腐蚀产物、起泡、剥落等现象。例如,对于一些户外使用的锌合金压铸配件,要求能通过 96 小时以上的中性盐雾试验。
钝化处理:为提高锌合金的耐腐蚀性,通常会对压铸配件进行钝化处理,如铬酸盐钝化、无铬钝化等。钝化膜应均匀、致密,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蚀性。
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,不同行业和客户对锌合金压铸配件材质的质量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,具体要求应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、功能要求等因素来确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