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表面粗糙度
汽车发动机的活塞、气缸内壁等,要求较低的表面粗糙度,以减少摩擦阻力,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燃油经济性。一般来说,这些
汽车配件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可能在 Ra0.8 - Ra1.6μm 之间。

对于汽车的外观零部件,如车身外壳、装饰件等,为了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表面质感,也需要控制表面粗糙度。通常,车身外壳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在 Ra0.4 - Ra0.8μm 左右。
2、表面平整度
汽车底盘的车架、车桥等零部件,需要有较高的表面平整度,以保证与其他部件的装配精度,确保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。车架表面的平面度公差一般控制在 ±0.5 - ±1.0mm/m² 以内。
发动机缸体的结合面也要求较高的平整度,以确保与缸盖等部件的密封性能,防止发动机漏油、漏水等问题。缸体结合面的平面度通常要求在 0.03 - 0.05mm 以内。
3、表面清洁度
汽车燃油系统的喷油嘴、油泵等零件,对表面清洁度要求极高,不允许有任何杂质残留,否则可能会导致喷油不畅、堵塞等问题,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。这些零件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检测,确保表面无油污、铁屑、灰尘等杂质。
汽车变速器内部的齿轮、轴等零件,也需要保持较高的表面清洁度,以防止杂质进入变速器油中,加剧零件磨损,影响变速器的性能和寿命。
4、表面硬度及耐磨性
汽车的制动系统零部件,如制动盘、制动鼓等,需要有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,以保证在频繁的制动过程中能够承受高温和摩擦,保持稳定的制动性能。制动盘表面的硬度一般要求在 HRC40 - HRC50 之间。
汽车的传动系统中的齿轮,其表面硬度通常要求在 HRC58 - HRC62 之间,以提高齿轮的耐磨性和抗疲劳强度,确保动力传递的可靠性。
5、表面耐腐蚀性
汽车的车身外壳、底盘等零部件,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,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,以防止生锈和腐蚀,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。一般会通过涂装、电镀、化学镀等表面处理工艺来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。例如,车身外壳通常会进行多层涂装,包括底漆、中涂漆和面漆,以形成良好的防护层。
汽车的排气系统零部件,由于在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高温、潮湿和腐蚀性气体,因此对耐腐蚀性要求也很高。通常会采用不锈钢材质或进行特殊的防腐涂层处理,如镀铝、镀锌等,以提高排气系统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