铝锌合金压铸工艺是将熔融的铝锌合金在高压、高速下注入模具型腔,经快速冷却凝固形成精密零件的过程,融合了材料特性与工艺控制的协同作用。

接下来看一看压铸工艺核心流程是什么?
1. 模具准备与预热
模具设计:根据零件结构(如薄壁、复杂型腔、孔位分布)设计模具,包含型腔、浇道(直浇道、横浇道、内浇口)、排气系统(确保型腔内气体顺利排出)和冷却水道(控制模具温度)。模具材料多选用 H13 热作模具钢,需经淬火回火处理以提升耐磨性和耐热疲劳性。
模具预热:生产前需将模具预热至 150-300℃(具体温度根据零件大小和合金成分调整),避免冷模具接触高温合金液时产生热冲击,导致模具开裂或铸件出现冷隔(合金液未完全融合的缝隙)。
2. 铝锌合金熔炼与处理
配料:按设计比例混合铝、锌及微量元素(如镁、铜、硅),例如高锌铝锌合金(锌含量 30%-50%)需精确控制锌的比例以保证强度,含镁合金需控制镁含量在 0.05%-0.3% 以提升耐蚀性。
熔炼:在坩埚炉或感应炉中加热至 500-600℃(铝锌合金熔点低于纯铝或纯锌),搅拌使成分均匀,同时通过精炼剂(如六氯乙烷)去除合金液中的气体(氢气为主)和氧化物杂质,避免铸件产生气孔或夹杂。
3. 压铸成型(核心步骤)
合模:压铸机的动模与定模闭合,锁模力需根据零件投影面积计算(通常 30-150MPa),确保高压注射时模具不胀开。
压射填充:将熔融的铝锌合金液通过压射室以高速高压注入模具型腔:
压射速度:低速阶段(0.1-1m/s)推动合金液至内浇口,避免卷气;高速阶段(5-50m/s)快速填充型腔,确保复杂结构完全成型(尤其薄壁件需更高速度)。
压射压力:根据零件壁厚调整,薄壁件需更高压力(100-150MPa)以克服流动阻力,厚壁件可适当降低(30-80MPa)。
保压与凝固:填充完成后保持压力(保压压力通常为压射压力的 80%-90%),直至合金液在型腔内完全凝固(凝固时间几秒到几十秒,取决于零件厚度),防止铸件收缩产生缩孔。
开模与取件:凝固后开模,通过顶出机构将铸件从型腔中顶出,去除浇口、飞边等多余部分。
4. 后处理工序
清理修整:通过机械打磨或喷砂去除铸件表面毛刺、浇口残留,必要时进行铣削、钻孔等机加工以满足精密尺寸要求(如汽车零件的安装孔位)。
热处理:对要求高强度的零件(如汽车底盘支架)进行时效处理(120-180℃保温 2-4 小时),使合金中析出强化相(如 MgZn₂),提升硬度和抗拉强度。
表面处理:通过电镀(镀铬、镀锌)、喷涂(粉末涂料)或阳极氧化(仅限含铝量较高的合金)提升耐腐蚀性和外观,例如汽车门把手需电镀处理以抵抗日常磨损和雨水腐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