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莞市奥蓝琪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主营:锌合金压铸铝合金压铸汽车配件等五金压铸加工 爱采购店铺
专业从事于锌合金压铸,模具设计开发,压铸生产加工
阿里巴巴商铺
实名认证
全国服务热线:137-1264-6752
全国服务热线
137-1264-6752
已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
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

分析铝合金压铸定制有哪些常见问题?


铝合金压铸定制过程中,由于涉及模具开发、工艺控制、材料特性等多个环节,容易出现各类问题,这些问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、生产效率或成本控制。

铝合金压铸定制

一、前期设计阶段:需求与方案脱节
设计是定制的基础,若前期设计未充分结合压铸工艺特性,后续易引发连锁问题,常见问题包括:
产品结构不符合压铸工艺要求
问题表现:壁厚不均(局部过厚或过薄)、无脱模斜度、复杂内腔无抽芯空间、尖角过多。
危害:壁厚过厚易产生 “缩孔 / 缩松”(内部空洞),过薄则导致金属液填充不完整(缺料);无脱模斜度会导致产品卡在模具中,强行脱模易造成变形或划痕;尖角处应力集中,易开裂。
典型场景:客户提供的图纸仅满足产品功能尺寸,未考虑压铸时金属液的流动性(如细长件无加强筋、深腔件无排气设计)。
材料选择与实际需求不匹配
问题表现:选用的铝合金牌号(如 ADC12、A380、6061)力学性能(强度、耐腐蚀性)或加工性能无法满足使用场景。
例子:将ADC12(低成本、易压铸,但耐腐蚀性差)用于户外潮湿环境的零件(如园林机械外壳),导致短期内生锈;将A380(高强度但难加工)用于需要后续大量切削的精密零件,增加加工成本和难度。
二、模具开发阶段:模具质量决定产品上限
模具是压铸定制的 “核心工具”,模具问题会直接导致批量产品报废,常见问题包括:
模具设计缺陷
问题 1:浇口 / 流道设计不合理。浇口过小导致金属液填充速度慢、缺料;流道过长或转弯多,金属液温度下降过快,形成冷隔(表面分层)。
问题 2:排气系统不足。模具型腔中的气体无法排出,导致产品表面出现 “气泡 / 针孔”,或内部产生气孔(影响强度)。
问题 3:模具硬度不足。模具型腔表面硬度未达到 HRC50 以上,长期压铸后易磨损、塌陷,导致产品尺寸超差(如孔径变大、边缘变钝)。
模具试模成功率低
问题表现:首次试模样品尺寸偏差大、表面缺陷多(如飞边、毛刺严重),需多次修改模具(如打磨型腔、调整浇口)才能合格。
原因:模具加工精度不足(如 CNC 铣削误差、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差)、试模参数(压铸温度、压力)未与模具匹配。
三、表面处理阶段:外观与防护效果不达标
铝合金压铸件表面易氧化,需通过表面处理(如喷涂、电镀、阳极氧化)提升外观和耐腐蚀性,此阶段常见问题:
表面处理前预处理不彻底
问题表现:喷涂后漆面起泡、脱落;电镀层出现针孔、脱皮。
原因:产品表面残留压铸脱模剂、油污或氧化层,未通过 “除油→酸洗→钝化” 等预处理工序清理干净,导致涂层与基体结合不牢固。
表面处理工艺与需求不匹配
例子:对需要 “高光泽度” 的产品(如家电外壳)采用 “哑光喷粉”,外观不符合要求;对需要导电的零件(如连接器壳体)采用 “阳极氧化”(绝缘层),导致导电性能失效。
色差与批量一致性差
问题表现:同一批次产品表面颜色深浅不一,或与客户确认的样品色差超差(如潘通色号偏差)。
原因:喷涂时涂料配比不稳定、烘烤温度 / 时间波动,或电镀时电流、电解液浓度控制不严。
四、质量检测与交付阶段:标准模糊或验收争议
定制产品的 “合格标准” 需提前明确,否则易在交付时产生争议,常见问题:
质量验收标准不清晰
问题表现:客户与厂家对 “合格” 的定义不一致 —— 如客户要求 “表面无任何针孔”,但厂家认为 “直径<0.1mm 的针孔属正常范围”;尺寸公差未明确(如未标注是 “GB/T 15115-2019 压铸公差标准” 还是客户自定义公差)。
危害:批量生产后双方对 “是否合格” 产生争议,导致返工、退货,延误交付。
批量产品一致性差
问题表现:首件样品合格,但后续批量产品出现尺寸偏差、表面缺陷比例升高。
原因:生产过程中参数漂移(如压铸机压力衰减、模具磨损)、未执行 “首件检验→过程巡检→末件检验” 的全流程检测(如仅靠人工目视,漏检尺寸超差件)。
交付延误
问题表现:未按合同约定时间交付,常见原因包括:模具开发周期延长(如设计修改、配件采购延迟)、批量生产时设备故障(如压铸机漏油、模具维修)、表面处理工序排队(如电镀厂产能不足)。
五、常见问题的核心规避策略
前期:深化 “设计 - 工艺” 协同
选择有 “设计能力” 的压铸厂家,让厂家参与前期产品结构优化(如增加脱模斜度、调整壁厚、优化浇口),避免 “先设计再改工艺” 的被动局面;
明确材料标准(如牌号、力学性能检测报告要求)和表面处理标准(如涂层厚度、色差范围、盐雾测试时间),形成书面技术协议。
中期:严控模具与生产过程
要求厂家提供模具设计图纸和 “试模报告”(记录试模参数、缺陷及改进措施),必要时现场参与试模;
批量生产前,确认厂家的 “过程控制方案”(如是否有 SOP 作业指导书、关键参数是否实时监控、检测设备是否校准)。
后期:明确验收与售后
提前约定 “验收样本量”(如随机抽取 5% 批量件)、“不合格品处理方式”(如返工、补货、索赔);
要求厂家提供 “质量检测报告”(如尺寸检测报告、力学性能测试报告、盐雾测试报告),作为验收依据。
[返回]   
上一篇:无
在线咨询

QQ
13712646752

电话

电话
13826554145

奥蓝琪手机站
奥蓝琪手机APP

奥蓝琪手机站

奥蓝琪微信号
奥蓝琪公众号

添加奥蓝琪微信号

返回顶部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